为深入贯彻落实文化润疆工程,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南京配资公司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教育局组织开展了“汾水连天山——师市优秀青少年赴疆外交流”研学活动。7月7日至7月16日,来自五家渠市的50名优秀师生代表跨越千里,先后赴北京、山西两地,开启了一场融红色教育、文化传承、科技创新、历史探索于一体的研学之旅。
北京篇:触摸大国脉搏,厚植爱国情怀
研学团首站抵达首都北京,在奥林匹克公园举行开营仪式,青春誓言在鸟巢里回荡,奥运精神激励着每一位学子。
展开剩余74%在中国科技馆,同学们沉浸于互动展项中,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;漫步故宫红墙黄瓦间,600年的历史沉淀让中华文明的厚重感扑面而来;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上,孩子们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,爱国之情油然而生;攀登居庸关长城,在“不到长城非好汉”的豪情中体会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。
夜晚的长城手工课上,同学们精心复原心中的长城,将感悟融入创作;在圆明园遗址前,历史的伤痕让大家深刻铭记“落后就要挨打”的教训;走进北京外国语大学,语言文化的多元碰撞激发了孩子们的国际视野;晚间教授的专题讲座,更让学子们对未来的学业规划有了新的思考。
山西篇:溯源晋风文脉,传承红色基因
离开北京,研学团西行至山西大同。在云冈石窟,千年佛像的恢弘雕刻让同学们惊叹于古人的艺术智慧;而走进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,那段饱含血泪的抗战历史,让所有人肃然默立,深刻感悟和平的珍贵。
在八路军太原办事处旧址,红色故事娓娓道来,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深深感染着每位学员;山西面食博物馆里,孩子们亲手体验面艺制作,捏花馍,在劳动中感受“一面百样”的饮食文化;步入平遥古城,化身“晋商小掌柜”,学习诚信经营的商道精神;非遗剪纸体验课上,巧手翻飞,一幅幅作品展现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。最后一站山西博物院,青铜器、壁画、陶瓷……一件件文物串联起三晋大地的文明脉络。
满载而归:青春筑梦,未来可期
10天的研学之旅,同学们在行走中学习,在体验中成长。来自五家渠的学生说:“这次研学让我真正读懂了课本里的‘中华民族共同体’,我们新疆的孩子和祖国各地血脉相连!”带队教师表示:“孩子们不仅开阔了眼界,更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坚定了文化自信和报国之志。”
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研学活动是深化疆内外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实践,未来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,让更多边疆学子走出新疆,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成长成才,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青春力量。
从新疆的戈壁绿洲到北京的现代繁华,从山西的千年古韵到红色记忆,这场跨越山河的研学之旅南京配资公司,让五家渠的青少年们真正体会到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意义。他们带走的不仅是知识,更是一颗颗扎根边疆、建设祖国的赤子之心。汾水连天山,青春正当时!
发布于: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汇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